慕尼黑的大街上,放眼望去都是德國車,奧迪、寶馬、奔馳比比皆是。經(jīng)過一番打聽,不是因為他們有錢,更大的原因是德國人對于機械的著迷。
因為職業(yè)慣性,筆者行走于慕尼黑的街道,映入眼簾的依然是那些車,一條短短的街道上,居然可以讓好幾代的奧迪A3同堂,當(dāng)然還有好幾代的高爾夫首尾相連著,歷史在這些車上流淌,看著它們,筆者內(nèi)心也生起一股溫暖。同時也感嘆德國人的執(zhí)著。
夠用、實用是德國人購車的原則。因此,更為靈活的兩廂車,以及smart、MINI等小車在德國街頭遍地開花。不管是20歲出頭的年輕人,還是頭發(fā)花白的老人,都非常喜歡駕駛類似的小車出行。德國人熱衷于驅(qū)車全家出游,這也是旅行車在德國備受追捧的原因所在。
出于好奇,走近街邊的車,探頭往里看,幾乎看不到花哨的裝飾,里面和外面一樣的工整和簡潔。常住慕尼黑的溫先生說,德國人買車首先看的是發(fā)動機的性能,其次就是油耗。因為柴油車的性能偏高,柴油更實惠,在德國柴油車很受歡迎。發(fā)動機的性能體現(xiàn)了他們對于駕駛樂趣的追求。對于中國人熱衷的配置,在德國人的買車需求中屬于最靠后的一項。溫先生說,因為追求實惠,在中國多少有點受歧視的丐版車反而很受德國人的喜愛。這一共性,使得一些品牌很難打入德國市場,如追求舒適性的日系車和韓系車,幾乎在街道上難以看到。
(文/記者江云花黃菲菲)